本文整理了4篇关于「工作任务管理方法」的工作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工作中写工作任务管理相关文档的时候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助你解决相关写作问题。
no.1 工作任务管理方法-第1篇
一、“利川模式”的基本内容
“利川模式”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可概括为“三改、三定、一再造、四联动”。
(一)“三改”的主要内容———改变机关职能。就是改“管理监督型”职能为“管理服务型”职能,构建名符其实的“扁平型”机构。遵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利川市地税局撤销原来的5个征收分局、1个稽查局和11个机关内设股(室),重新设置“七科一室”,即税费征收服务科、信息管理科、税费管理一科、税费管理二科、税费管理三科、法制科、监察考评科和办公室。机构“扁平型”后,减少了行政管理层次,扩大了行政管理幅度,实现了县(市)级地税机关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职能向以管理服务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职能转变,达到省局要求县(市)局税务机关“管事”的目的。———改变纪检监察模式。恩施州地税局撤销利川市地税局纪检组长职位,派驻纪检监察员,利川市地税局在内设的“七科一室”分别确定1名副科长(副主任)为兼职监察员;重新设置的监察考评科除保持原有纪检监察职能的同时,增加工作考评、责任追究两项新职能,履行教育、监督、保护、惩处以及考评、追究、管理、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职能,真正把纪检监察工作落实到税收执法和税收行政管理之中。从运行的情况来看,纪检监察监督范围更广,监督力度更大,更好地体现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的充分肯定。原湖北省纪委书记宋育英在利川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派驻纪检监察员的作法。———改变稽查体制。利川市地税局稽查局撤销后,由恩施州地税稽查局整合稽查资源,形成一级稽查体制,统一行使稽查权,让利川市地税局彻底解脱出来,把更多的人力资源投入到税收管理权和日常检查权之中,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行政干预。
(二)“三定”的主要内容———定岗位。就是将地方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服务、监督等职能,细化到具体的岗位,保证每个岗位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在全面梳理现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因事设置50个岗位。设置岗位时,打破传统习惯,将局长、副局长、科长(主任)、副科长(副主任)都设定为工作岗位,赋予具体工作职责。———定职责。就是依法对岗位职责进行确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的职责;二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法定条件发生时,法定赋予税务机关的职责;三是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税务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当这些权利由相对人行使时,即反向成为税务人员的必备职责。———定人员。就是在确定岗位人员时,采取全员竞争上岗的方式,通过知识考试、命题面试和组织考核三个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科学合理地配备岗位工作人员,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
(三)“一再造”的主要内容“一再造”就是工作流程再造。工作流程是事务运行的轨迹,是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利川地税局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根据法定事项、法定程序和法定要件,以处理环节为要素,在确保事项完整运行的前提下,对税收服务、管理、监督等环节进行分解,再造成为税务事项工作流,统一每个工作流“节点”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制定科学严密、简便易行、责任明确的工作流程,明确职权行使的步骤、顺序、时限和形式标准,明确科室之间、岗位之间的权责。“利川模式”将现行税收管理流程归结为8个环节点,即政策管理、业务受理、调查核实、行政核批、纳税评估、日常检查、处理执行、责任追究。把新的管理流程贯穿于各个具体业务工作中,各职能岗位各司其职,相互衔接,相互牵制,一环紧扣一环,环环相依,使税收管理更加程序化、规范化。
(四)“四联动”的主要内容“四联动”就是指岗位责任、智能参与、考评监督、责任追究“四个轮子”同时联动。“利川模式”对领导岗位到一般岗位的所有在岗人员,都按岗定责。通过职责确定和划分,使机构、岗位、人员、职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权限明确、任务明确、目标明确,做到了“人人有责、层层有责”,有效地解决了“做什么”的问题。“利川模式”明确规定了依托计算机网络处理事务的环节、时间和内容,实现计算机管人、智能控制。运用计算机进行纳税人的信息管理、征收管理,税务人员工作日志管理和日常公文处理,提高了办事效率。“利川模式”坚持“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应该到哪里”的原则,建立社会化监督网络,全程监控税务干部是否履行责任,是否依法履行责任。聘请纳税人代表为税风税纪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行风评议,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方案;聘请特邀监察员,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地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采取发放评议表、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在网上开辟廉政论坛等方法,广泛征求纳税人对地税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责任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收集整理,及时处理回复。与此同时,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客观评判的原则,由监察考评科人员负责对各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监督机制,成为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的有力保障。在具体操作中,根据考评结果或外部反映的情况,在限期整改的基础上,按照责任形成的因果联系划分直接责任和连带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并根据责任大小、后果影响程度以及整改效果等因素,分别予以责任追究。据实施过错责任追究记载:2006年第四季度,经济惩戒数29人次,惩戒金额740元;通报批评29人次、责令写出书面检查2人次。2007年,经济惩戒数49人次,惩戒金额4340元;通报批评49人次。通过严格实施责任追究,解决了“做错或做得不好怎么办”的问题。
二、“利川模式”的特征
(一)岗位责任的独立性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遵循“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在科学划分税收征管权、合理分解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设定工作规程,确定责任追究标准,进行责任追究,从而落实税收岗位责任,提高税收效率、效能的一种岗位责任制模式。岗位责任的独立性具有以下特点:———岗位职责明确化。在划分职权、明晰岗位职责的基础上的,根据每个岗位不同分工,对执法权力、内容、程序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有效解决了岗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工作规程标准化。严格依照《征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税收管理、征收事项进行标准化分解,明确程序和责任,统一了岗责设置,明晰了责权利界定。———评议考核规范化。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尺度进行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化。以岗位职责划分为基础,以工作规程中的具体规范为基本要求,以评议考核的结果为直接依据,本着有错必究、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对行为主体的履行责任的过错行为进行追究。
(二)质量管理的标准性利川地税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将地方税务机关的各项规定与之融合,通过质量的内审、外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具体来讲,就是在实践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人力资源配置原理,对税务机关内部岗位、职责及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进行重组、调整和细化,把税收管理、征收过程分解为若干环节,形成新的治税与管理流程,并运用管理系统特有的质量记录功能,完整记录税收管理、征收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每一个“权力点”的真实数据,确保岗位责任考核“用数据说话”。通过导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逐步建立起税务质量管理体系,保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严密性、真实性、持续性。严密性确保了税收岗位责任制落实过程中的控制要求和税收征管质量的验证要求,使税收征管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部因素处于受控状态。真实性避免了人为的不确定、不真实等因素,为确保税收征管行为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客观证据。持续性通过管理评审、质量审核、纠正措施控制等程序,对税收征管的适应性、有效性进行定期评审,确保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改进。
(三)资源配置的效能性利川地税局在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过程中,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不断整合人力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实施业务重组,构建“工作流程化,机构扁平化,管理信息化、考评制度化、服务规范化”的现代税收征管运行机制,改县(市)一级管理机构为管理与征收职能合一的新型税收管理机构,实现税收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特征体现出以下三个具体特点:———目的性明确。将税收征收、管理目标和执法责任要求转化为岗位绩效考核目标,使责任主体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导向。———模式简单、成本较低。利川是山区农业大市,利川市地税局针对农业税收改革后的地方税收结构变化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机构的扁平化,减少中间过度环节,对乡镇税费实行“约时定点、巡回服务”的征收方式,既满足了农村税费的征收需要,也满足了发票开具、发售等需求,由此带来了税收成本大幅度降低。三是方式灵活,突出执法结果。利川地税局行政执法责任制突出过程和结果控制,在一个业务循环期内,考评主体和岗位责任主体共同全面审视、评判效绩,实施责任追究,保证了岗位责任的落实。
(四)制约对象的全面性利川地税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全员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地方税务机关岗位责任制。利川地税局制定的《地方税务机关岗位责任制》明确了对所有在岗人员,从领导岗位到一般岗都按岗定责。在确定职责时,将其区分为公共职责和专项职责。公共职责按照各级层面应共同承担的职责划分为领导公共职责、科长(主任)公共职责、副科长(副主任)公共职责和专业岗位公共职责。专项职责根据各岗位的性质分别在各岗位中进行规范。与此同时,利川市地税局在推行行政执法制时,注重了税收征管的全过程构建岗责体系,明确税收征管各环节、内容和形式,从过程上确保各环节的岗位和责任明确;税收执法、行政管理、党群工作、后勤保障等工作都被纳入岗位责任制平台,做到机构改革与税收执法责任制相结合,行政管理责任制与税收执法责制相结合,税收监督与工作考评相结合,考评工作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建立起全方位的地方税务机关岗位责任制模式。通过对各岗位工作的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注重岗位间的协调配合,避免了大而化之的粗放管理,在定岗、定责、定员、考评、追究诸环节都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利川模式”的主要效应
(一)税费征管行为更加规范利川地税局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了税收执法权力,将一项税收业务按照工作环节分配到了若干岗位协作完成,如减免税审批事项,按要求分解为申请受理、初审、实地检查、复审、审批等几个工作环节,其中受理、初审由税费征收服务科的税源管理岗负责,复审由法制科的行政审批岗负责,审批按照减免税权限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充分体现了相互制约的原则。在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工作规程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考核评议办法和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及其操作规程,从而使得税收执法责任追究日常化、经常化、制度化,进而确保了税费征管监督到位提高了监督水平。在具体的征管中,杜绝了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维护了纳税人和缴费人的合法权益。
(二)税务执行能力更加提高通过税收业务流程再造,明确具体职责后,税务人员在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都注重细节,力求完美,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处理好一切问题。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主动、认真、严格、高效地坚持各项制度和规范。特别是通过建立网上银行、装置pos机,推广电子申报、邮寄申报等多元化申报、征收方式,在纳税大厅推出“一站式”、“全程式”、“预约式”、“首问负责制”服务,为弱势群体开辟了办税“绿色通道”等措施,提高了税务执行能力。
(三)税费征管质量更加提升税务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核心之一是加强和推动税费征管基础工作。“利川模式”运行后,由于岗位职责的明确,管理的规范,一线税收管理员的工作不再是从税务登记开始到税务执行都由一个人包干办理,而是各自对其岗位职责负责,如果没有按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仅使得下一环节、下一岗位的工作无法进行,而且还会受到责任追究,从而保证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工作质量。近年来,利川地税征管“六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见表1)。(四)税费征收成本更加减少由于实现机构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管理环节,使税费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原来所有分局均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征管车辆,有的分局一年的税费收入还不够费用,征收管理成本相当高。撤消分局后,减少了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征管车辆也随之减少,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据不完全统计,利川市地税局试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第一年,就节约车辆等费用50多万元。
四、“利川模式”的基本经验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地税机关转变职能的“推动器”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以岗位为载体、以责任为内容、以考评为形式、以信息化为手段、以追究为保证,集岗位责任、工作规程、考核评议、责任追究为一体的,一种根本性的、全面的、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对地方税务机关来说,它是一种制度创新。“利川模式”遵从行政事务服务于税收征管的理念,小行政大业务,大力推崇行政事务社会化服务,撤消分局管理层级,让内设机构直接服务纳税人,管理纳税人,除办公室外,其他的科室职能都与税收业务直接相关,全系统从事征收管理与服务的人员达80%。促进了县级税务机关的“三个转变”,即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从“管人”向“管事”的转变;从“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转变。
(二)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保障利川市地税局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践表明,如果没有“扁平型”机构改革、纪检监察模式改革、稽查体制的创新、征管流程的再造等一系列创新,而是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践过程中稿形式主义,“利川模式”就不可能取得这样好的效应。因此,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密切结合地税工作的实际和改革的需要,潜心研究,建立起了以机构、岗位、责任、流程、过错追究相对应的岗位责任制机制,从制度创新上解决岗责不清、权责不对等、管理秩序混乱、执法随意、甚至等老大难问题,从制度创新上实现地税征管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方式的跨越。
(三)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地方税务机关行政执法责任制是一种内部管理制度、方式,是对税费征管行为、执法过程进行约束的一种形式。税收行政执法的各项活动,没有人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利川模式”的构建和运行实践过程中,把税费征管人和纳税人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人为本的岗位责任制模式。税费征管人既是制订、运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主体,又是行政执法责任制管理和制约的客体,在运行实践中起核心作用。因此,“利川模式”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每一个干部职工在岗责体系中的作用,科学设岗定责,因人定岗,责任到人,建立严密的责任监控系统和严格的奖惩措施,从而取得了理想效果。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以征、管、查为核心,虽然与过去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服务职能的缺位,“重监管、轻服务”。因此,“利川模式”通过机构改革、流程再造,对现行征管模式进行了完善,流程、岗位、责任都以“服务第一,纳税人为先”,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建立起以“为纳税人服务为中心”的“优化服务、多元申报、网络监控、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现代征管模式,税收管理从规制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纳税服务从行政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转变,推进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no.2 工作任务管理方法-第2篇
规范执法行为
税务机关作为国家重要执法部门,必须清醒认识权力,忠实履行责任,增强执法意识,规范执法行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税务干部有着依法治税的权力,这种权力来自人民。只能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发挥税收的聚财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而不能用来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的私利。因此要增强执法意识,规范税收执法,提高执法水平,首先应清醒认识权力,科学配置权力,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第一、清醒认识权力。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改革传统公共管理制度方面取得很大成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初步解决了政企不分,职能交叉等问题。政府行政程序不断简化,行政行为不断规范。但也要看到,经济是基础,财政税收是最重要的保障手段。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财政收入的80%以上,而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复杂,人民群众对物质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强烈,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深思为政之道,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挑战,行政执法能力遇到的新考验、市场经济择优汰劣和等价交换规律、契约法则的深刻影响,我们税务机关依法治税任务更加繁重;特别是税收人员在征管的环节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容易发生权钱交易的不廉政行为。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行使税收执法的权力。
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法的自觉性。严格守法,认真执法。权力和责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只有责任,没有权力,责任无法履行和落实;只讲权力,不负责任,权力得不到制约。权力滥用,损国害民。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权力神圣,责任重大,应秉公执法,忠于职守。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构建和谐社会。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思考如何以纳税人为本,如何按照法律法规为纳税人服务,为国家聚财服务。
第二、正确行使权力。各级税务机关要规范执法,强化监督,努力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任务,也是依法治税的核心内容。我们应把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税收中应着重研究和掌握的问题,运用好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努力提高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化管理是正确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减少执法随意性、简单化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淡化责任,疏于管理,将会制约税收事业的发展。
2003年,我省地税系统认真开展了“征管基础建设年”活动,征管基础建设,包括征管体制、手段、办法和责任制度走上规范化轨道,完善考核制和学习竞争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税源监控;夯实征管基础,清查征管漏洞,推广税控装置;改革征管模式,完善征管办法,加强文明服务,推动诚信纳税等,特别是强化了法律意识,规范工作流程,落实责任追究,使“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现象得到遏制。2004年分局在市局正确领导下,结合“规范管理年”活动,以对干部严要求、税源严管理、廉政严监督、制度严考核的“四严”措施全面加强税收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大力弘扬湖南地税精神。有力促进了分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今年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走势的一年,根据省、市局税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分局实际,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依法治税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税收科学管理和执法水平,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确保各项税收工作任务,为长沙市、岳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完成各项任务,正确行使纳税权力,应进一步抓住制度规范、管理到位、责任落实这些方面做文章。
1、制度要规范。应具有简洁、实用、完善的制度体系,各项业务工作有操作规程,各个税种管理有相关制度,包括发票管理,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2、管理要到位。对外,以税收稽查为手段,打击偷漏税及恶性欠税,震慑涉税犯罪,进一步整顿、规范税收秩序。对内,要完善管理机制,实现目标精细化、程序精细化、制度精细化、分工精细化、考核精细化。在行政管理方面,机关部门内部要协调运转,管理制度要健全,包括工作规则,人员岗位职责,工作运转流程,各项考核评估办法及党风廉政建设等。3、责任要落实。针对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制度,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严肃执法执纪,切实规范内部行政程序。
第三、科学配置权力。税务机关应深化改革,把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税收工作中着重研究和掌握,运用好科学管理具体方法,努力提高税收业务管理和内部行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规范是对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规范化是推进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前提和基础。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执法出现随意性、简单化、淡化责任,疏于管理,会制约税收事业的发展。
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最佳组合。组织收入的潜力主要来自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税收管理,存在着征纳双方权责关系不清,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缺乏制约等弊端。不但造成税收的“跑、冒、滴、漏”,而且对机关队伍建设也产生不利影响。反映比较强烈的“吃、拿、卡、要、报”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都与权力配置不科学等弊端有关。通过征收改革、会计改革、机构改革等迈出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步伐之后,在征收管理改革等方面,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征收服务厅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也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了征纳关系和纳税环境。
科学配置权力必须建立规范的管理和机制。过去靠专管员管户制度来进行税收征管,“一人进厂,各税统管”,集征收、管理、检查三者于一身,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难免不滋生腐败现象。通过建立“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建立了科学配置权力,防御腐败滋生的四道防线:变上门收税为自行申报,形成收税人与纳税人的分离防线;变分散征收为集体征收,形成税务人员内部的分权防线;变手工管理为微机管理,形成计算机程序化运行的机控防线;变随意稽查为有序稽查,形成了稽查各环节相互制约的监控防线。我们分局为加快征管改革的步伐,近几年从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等税收工作各环节入手,又进一步建立起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深化人事、分配方面的改革,认真落实公务员各项制度,针对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建立考试录用,考核晋升的激励竞争机制;针对人员不流动,结构不合理,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建立以辞职、辞退、培训、交流为内容的新陈代谢机制;针对腐败现象,建立起勤政廉政约束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等,从而科学地配置和使用权力,有效地推进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建立。
第四、防止滥用权力。税收管理位于税收征管的前沿,经常与纳税人打交道,承担着税法宣传、税收监控、纳税评估等职能。为防止滥用权力,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大培训力度;要加强廉政教育,推行能级管理员制度;要加大工作考核力度;要强化对其权力的监督,置于相应监督制约之下。要根据税收征管法及税收管理制度,制订更详细的制约办法,不定期进行抽查、明察暗访,发现有不廉洁行为或、不负责任的,要依法进行责任追究,定期换岗,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税务人员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与他们遵纪守法的水平和执行法律的程度。要加大力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使税收执法规范化、法制化,坚决破除重权轻法、以权压法的旧思想,提高依法办税、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提升领导能力,防止权力滥用。
提高征管质量
职责明确、流程细化,将规范执法的理念贯穿到对所有纳税户的执行行为之中,则会使税收管理质量全面提升,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因此,要提高领导能力,大力实施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从制度上努力实现有法必依。要按照“依法设置、加强管理、有利服务、讲求效率”的要求,合理界定税收管理各个工作环节的职能,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位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既要进行权力分解和制约,又要确保各环节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各种管理规程,促进税务人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管好税源是抓好税收的关键,也是基础管理的重点。地税部门要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征税,大力压缩欠税,应收尽收,均衡入库,保证质量”的工作思路,建立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制度,使收入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职能,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我们分局着重围绕组织收入方面的分析管理、评估、考核做文章,不断提高税收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要注重分析。注意准确预测经济形势。严格按照“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分行业、分区域、分性质、分隶属、分税种进行深入的税源调查,分析经济形势,分析税源现状,分析增减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应收尽收,足额入库。
二要加强管理。全程监控税源变动情况,按照户籍管理“零漏管”,依法征收“零欠税”,税源管理“零滞后”,业务操作“零缺陷”,岗位协作“零障碍”,税收服务“零距离”的征管工作原则,对一般税源同步监控,对异常税源跟踪监控,对重点税源重点监控,实施分类管理,强化重点管理,创新管理手段,严格管理制度,特别是落实好税收管理员制度。确保对征管基础的“精耕细作”,征管过程的“精雕细刻”,征管质效的“精益求精”。
三要抓好评估。为有效规范纳税行为,重点是抓好纳税评估制度建设和健全指标体系,达到“三化”,即全面建设评估模型,力求纳税评估科学化;尽快应用评估软件,力求纳税评估效能化;统一规范评估流程,力求纳税评估标准化。
四是要严密考核。科学评价收入质量,制订并落实税收宣传、税务管理员、纳税评估、“一户式”管理等单项考核办法,通过实行纵向监控、横向监控和重点监控,强化目标考核、责任考核和项目考核,进一步细化指标,严格标准,加强环节监控,确保收入质量,圆满完成税收任务。2004年,我局采取了“局长负全责的领导责任制,征收科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目标管理制,后勤科室服务一线的促收责任制”,圆满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征收入库占计划任务的121.01%,同比增长35.69%。我局今年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遵照省局和市局领导的指示,我们要将荣誉转化为“三力”来促进分局工作的开展。“三力”:即将荣誉转化为完成收入任务的动力;转化为激发干部职工的活力;转化为提高服务水平的能力。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履行税收工作职责。做到应收尽收,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
《税收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试行)》、《全国地税系统税收执法责任制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范本(试行)》、《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形成税收执法责任制的统一框架和制度体系,其设置岗位全部是执法岗位以及与执法直接相关的管理岗位,地税“范本”设岗位46个,岗位职责以高度概括方式,按业务类别逐条列明岗位需办理的工作事项;地税为203条,详细描述了遵循各项要求,涵盖了工作程序中与执法有关内容、权限、时限流程、顺序环节、政策掌握、文书使用等,我们应原原本本贯彻执行。
税收执法责任制作为依法治税的重要载体,是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我们依照“范本”统一制定的制度定岗定类,依法设岗,责任到人,履行职责,真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通过找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我局根据规范管理的内容,从税收征收、干部队伍、行政事务三方面全面修改和制订了38项规章制度,建立了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督查考核体系。
要深入推行执法责任制,加强税务队伍建设十分必要。通过推行执法责任制,不仅暴露并解决了前段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责任追究的明细化和提高责任追究制度的严肃性,进一步促使干部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在工作中公正规范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促进廉政建设。使税务系统干部弘扬地税精神,确立价值取向,提高精神境界,文化素养,增加凝聚力、责任感,激发工作活力。
以公正执法为灵魂,文明诚信为基石,以纳税服务为手段,建设法制、诚信、为纳税人服务的税务机关,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用公正执法灵魂贯穿税务机关,培养税务干部。具体培养三种意识:一是法制意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征纳关系,依法处理税收领域各种关系,一方面严格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确保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行使执法权益接受法律约束,不。二是制约意识,引入iso9000管理理念,使各项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三是权力意识,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公正执法能力。
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我们分局建立干部定期法制培训制度,坚持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上岗,不断提高税务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按照注重综合素质,提升执法能力,创新培训方式,实施全员培训,促进终身学习的要求。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经常性的培训格局,使干部成为懂法律、经济,擅长税收、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加强理想宗旨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聘请办税形象综合评议员、政务公开业务监督员,进行“税企对话”,建立“黄牌警告投递箱”,进行各种方式的监督制约。在部门形象上,着力体现治税的效果,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队伍建设好,规范管理好,信息技术运用好,执法服务好,完成任务好,廉洁勤政形象好”的“六好科所”评比活动。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拓展税收文化载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进程,巩固依法治税成果,展示地税部门的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形象。凯发k8官网真人的版权所有
以规范管理活动为着力点,分局不断培养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清正”的地税职业道德修养和“忠诚奉献、公正勤廉、求是创新、兴税报国”的地税十六字精神;进一步培养干部队伍立足岗位奉献、崇尚文明服务,营造良好的部门形象。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层干部素质的高与底,是能否带好队、收好税的关键,为此,2005年分局以提高中层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管理能力和抵御腐蚀能力为目标,以分局干部轮岗为契机,做到各部门专业配置、知识互补、分工科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的整体功能作用。让干部参与决策,尊重干部民利,形成共同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努力方向,寓教育于分局各种形式活动中。“润物细无声”,提高凝聚力、向心力,使税收执法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优化纳税服务
实施执法责任追究制后,税务人员在观念上实现了从重权力向重责任的转变,改变了重数额轻程序的错误认识,建立了严格按法定秩序和时限办税的责任意识,纳税服务优化,规范执法和文明服务受到好评。
为加强诚信建设,用文明征收体系规范税务机关,我们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社会监督机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公正执法能力。为加强服务建设,创新服务方式,分局实施纳税服务多样化,实行特事特办,专事专办,以解纳税人燃眉之急;实行“延时服务”,窗口有专人值班,加班加点为纳税人服务;“提醒服务”,对未正常报税企业,逐一电话提醒,防止过期罚款;“上门服务”,主动上门进行纳税服务。
no.3 工作任务管理方法-第3篇
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职权不对称,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等诸多原因,造成管事制度与管户制度相分离,在考核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较为突出的是反映在考核项目权数和分值设置不合理,单纯以扣分法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了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横向比较不公平,业务部门工作越多扣分机率越大,不利于调动干部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尽快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问题,建立税收管理安全责任区制度,对纳税人进行动态监控,提高税源控管能力,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科学、全面的有效的税收责任区考核评价体系,保证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实现对税收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方位的监控,从而切实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现就税收责任区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税收管理责任区现状分析
税收征管改革从理论、体制以及资源配置上已到位,但未能找到“管事制”与“管户制”的最佳结合点,管理工作仍以事前及事中管理为主。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日常联系切断,造成税源监控管理上的空档。责任区税收管理的手段极为落后,税务机关获取的信息多来源于纳税人的主动报告,没有可靠保证,税收分析和监控能力差,税收管理没有落实到纳税人经营全过程,降低了征管质量,导致责任区税收管理工作带有盲目性,甚至无所适从。具体体现为:
1、部门协作运行效率低。新的征管模式投入运行后,在强化部门监督、增强执法透明度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监督制约作用。但是由于新模式过于强调部门、环节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注重权力的分解,过多讲究程序的规范,税务机关内部科室间、岗位间信息相对封闭,各自为政,缺乏工作和时间上的协调,重复劳动过多,往往这边科室调查报表刚完成,那边科室又来了报表,造成工作被动。纳税人对此意见和反响很大,而更大程度上导致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
2、工作繁杂管理效能差。由于管理员的职责和权力不对称,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多,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动力,开展深层次的税收管理活动。管理层次肤浅,降低了整体税收管理效能。税收管理停留在静态资料分析、以票管税等手段上,未能真正起到管理作用。另外,考核基层分局管理质量,主要通过申报率、入库率、申报准确率等指标反映,为提高相关比率,基层管理人员申报期全忙着催报催缴。每到申报期,整个服务厅如同集市,而大厅电话机也发挥最大功能,有的人员只能到其他股室借电话催交,一天下来,嗓子嘶哑。而纳税人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纳税情况、“申报准确率”是否准确却缺乏细致深入的审核。
3、纳税意识服务依赖强。当前,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活动方兴未艾,政府部门强调对企业实施保姆式的服务,这固然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但这样的服务使企业对税务部门过于依赖,他们认为,反正什么事都有税务部门服务,自己落的清闲,不思进取,企业财务人员普遍业务能力较低,税收政策知识缺乏,主动纳税意识差,导致会计核算不健全,税收核算不准确。而税务人员陷于繁重的事务,不能及时对企业进行随访,这样又容易造成税收监管的漏洞。
4、软件应用复杂成本高。现行计算机应用可以说是应用、开发两张皮,搞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不懂税务,懂税务的又不会计算机软件开发,造成开发、应用两者脱节。比如,目前两套5.0和6.0软件都不涉及企业利润,6.0软件查询功能不全,5.0软件查询功能不好用。有权查的不去查,不会查,发手工报表给基层管理员填。而6.0的内资调查限定时限,不管什么单位总是一律的五张调查表,到户调查很难在规定的时限内找到人,即便在很顺利的情况下,每户从调查到录入结束要一天,在近年来政府招商引资,有时带有盲目性,垃圾企业也多,在有的管区,有时一星期办近十户,根本不可能去办其他的事,税收成本也增大。
5、文明办税服务质量低。个别税务干部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中仍然存在生、冷、硬、顶的现象,有时服务不到位,对纳税人的咨询不能作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办理涉税事宜时拖拉,行为不规范,语言生硬,有时对待纳税人态度粗暴。脱岗现象时有发生,而部门内部的代办制度不够完善,使纳税人长时间等待,纳税人心有怨言。
此外,少数税务干部知识能力有欠缺,专业不对口,义务不熟练,有些基层税务部门人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给税收业务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
二、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深化税收责任区管理
全国征管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的税收管理。”按照“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职体系,加强协调配合”的要求,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提高管理效率。
1、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职责。
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科学合理地界定各机构、岗位的工作范围,确定各单位的征管责任区。以优化税收征管流程为导向,按照主流程节点对机构职能进行优化配置。把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所有涉税事务尽量集中到一个点,把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日常管理事务也尽量集中到一个点或尽可能少的点。这样,纳税人找税务机关“一点对多点”或税务机关找纳税人“多点对一点”变为“点对点”的管理服务。这样,面向流程优化职能配置,实现高效顺畅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实施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备对外服务较多岗位尤其是窗口岗位的服务人员。可以考虑从社会招聘一定数量的窗口服务人员,要求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后上岗,税务机关对他们严格管理,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辞退,这样可以将从事单一程序化的窗口服务人员安排到更加重要的税收岗位,发挥其才智潜力,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2、试行能级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激励竞争机制,激活税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奖金“大锅饭”的局面,真正作到奖勤罚懒,抑庸扬能。对全局的岗位按照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合理划分系数,使奖金向窗口岗位,责任较大的岗位和双向选 www.fa55.net 择中不太受欢迎的岗位倾斜,充分调动广大税务干部的积极性。
3、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从改善软件入手,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执法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征管责任制,实施流程再造,进行业务重组,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搭建起的管理平台支撑,通过专门的软件来组织实施是不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为此,要集中力量开发应用征管责任管理系统。以现行征管主体软件和辅助软件体系为基础,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工作流机制。突出对税收征管质量、执法质量、工作衔接的监督考核,弥补了征管软件及其他辅助软件的不足,各级管理层可通过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化、高效率的监督考核,从而提高了管理水平。实行“标识化”管理,在办公设施的设计上要体现方便纳税人的思路,将所有的服务窗口以及有关管理科室的受理涉税事宜的岗位都设置在办税服务大厅,将在大厅内单独设立文书受理岗位,对那些当时不能办结的工作,统一由文书受理岗位接收,变外部传递为内部交接,同时,继续推广使用工作单回执制度,让纳税人切实从方方面面感受到国税机关工作效率的提高。使纳税人在办税大厅就可以办理所有的涉税事宜。在窗口开展“零投诉”活动,即将工作质量、服务水平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挂钩,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投诉,将严格按照局内及本部门的各项制度进行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税务干部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4、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监督。
为纳税人提供全程纳税服务,对内培养造就一支勤奋、高效的税官队伍,对外增强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让纳税人缴纳明白税、便捷税、舒心税。可以考虑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管理责任制之外建立纳税服务责任制,对纳税服务情况进行全面规范,实施效果评估,完善服务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建立定期公告制度、咨询服务制度、首问责任制、局长接待日制度、股长值班制度、健全征管各主要环节服务制度等,进一步加强考核,以监督促服务,积极探索纳税服务责任制考核的新思路,要有重点、有深度的确定年度考核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和完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的对策
建立和完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理顺税收岗责体系,解决干部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做与不做一个样的问题。有效的税收考核评价体系,能保证执法责任和廉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实现对税收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多方位的监控,从而切实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
新的征管模式建立后,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明显减少,税务机关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征管体制下的大包大揽“保姆式”粗放型管理逐步向以专业化、信息化为特征的集约型管理转变。在新旧征管模式的转轨完成后,如何解决税收管理外延的“真空”和税收管理内涵的“断档”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加强税收工作的内外考核和监督,建立税务税收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激发工作活力,全面提高税收工作质量。
1、责任考核和激励考核相结合,以责任考核为主。
责任考核有利于从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强化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激励考核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奖金“大锅饭”的局面,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抑庸扬能。
2、过程考核和效果考核相结合,以效果考核为主。
过程考核注重税收服务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提高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国税形象;效果考核在岗位职责、执法责任、廉政责任“三位一体”的考核体系基础上,结合能级管理制度,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达到税收工作的实效。
3、定量考核和定质考核相结合,以定质考核为主。
量的考核体现于税收全过程工作的细化,质的考核体现税收效果,体现于过程监控。质的考核要高于量的考核。比如,甲责任区查获偷税案件20起,乙责任区通过严格监控,没有发生偷税案件。丙责任区年内催缴10次,而丁责任区无一次欠税。显然,乙责任区、丁责任区工作效果要好于甲责任区、丙责任区。
no.4 工作任务管理方法-第4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任务调度方法作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更要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因此,企业管理中工作任务调度方法,巳经成为企业领域需要研究的热点课题,受到很多专家的重视现阶段,主要的企业管理中工作任务调度模型主要有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工作任务调度方法w、基于优化遗传算法的工作任务调度方法和基于蚁群算法的工作任务调度方法w。由于工作任务调度方法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成为很多专家研究的重点课题。
工作任务调度模型,已经成为企业管理领域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企业管理中多采用流水线工作任务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下的工作任务采用多线程、多任务模式。在多任务的调度过程中,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很复杂,受到相互之间调度顺序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工作任务调度模型以单一线性顺序最优为基础,一旦任务过多,会造成调度中不同任务调度相互矛盾加大,模型稳定性会下降,缺少灵活性,造成调度的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传统算法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多约束调度模型的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下合理调度方法。对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调度的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该原理构建aon网络模型,针对该网络模型进行虚调度,在该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得到企业管理中多任务合理调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算法进行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调度,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提高调度效率,避免多工作掺杂的情况下造成的调度模型稳定性降低的缺陷。
2.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调度原理
企业管理中多采用流水线工作任务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下的工作任务采用多线程、多任务模式。在多任务的调度过程中,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很复杂,受到相互之间调度顺序的影响较大。企业管理中,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有利于提高任务效率。其调度的原理如下:
设置r=|ro^|(1矣i矣z)为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集,该任务集能够用下述矩阵进行描述能,需要对资源的性能属性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多工作任务调度资源集p经过归一化处理后,能够用下述矩阵cy进行描述
矩阵的行向量能够用来描述对应工作任务的属性集合。其中用来描述工作任务的种类;是工作任务的总长度;是工作任务的输人大小;是工作任务的输出大小;是企业管理对工作任务的期待值。
工作任务的种类能够根据qos参数进行划分,不同qos的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完成时间、人工数量、成本等。
设置|v^1(1矣km)用来描述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工作任务的资源集,能够用下述矩阵进行描述:
其中,为第i个工作任务调度资源的工人的工作能力属性归一值,具体的计算如式(1)所示,其它各性能的归一化处理值同理可得。
上述式中,vm^为第i个工人的工作能力属性值,min(rg)为调度资源集中m个工人的工作能力性能属性值的最小值,max(rg)为m个工人的工作能力属性值的最大值。显然,式(1) 将工人工作能力属性值归一至[0,1]区间。
多工作任务下调度资源集的利用率能够用向量vu=行描述,其中加^(1矣km)用来描述对应调度资源利用率。比如,对于人工密集型任务,此时调度资源利用率主要根据工人资源来反映,其计算公式能够描述为矩阵的行向量能够用来描述对应工作任务的属性集合。其中用来描述工作任务的种类;是工作任务的总长度;是工作任务的输人大小;是工作任务的输出大小;是企业管理对工作任务的期待值。工作任务的种类能够根据qos参数进行划分,不同qos的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完成时间、人工数量、成本等。
设置|v^1(1矣km)用来描述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工作任务的资源集,能够用下述矩阵进行描述:
矩阵的行向量用来描述对应工作任务中各种资源的属性。其中,vmf用来描述工人的工作能力;vm'r用来描述任务的完成时间,vmr用来描述完成任务所需的工人数目;vmf用来描述单个工人的使用成本;g用来描述机器的使用成本。工作任务中不同资源的属性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与取值范围,为了综合考虑多工作任务调度中的各类资源性上述公式中,丁吨。aime、task).分别用来描述对应任务的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1用来描述任务y分配在调度i上,否则a&.=0。多工作任务下面调度资源整体负载均衡度vmlbd能够用方差的标准值进行描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述公式所述:
调度的优化目标就是通过任务集r在调度资源集k上的合理调度,从而实现最小任务调度跨度r—和最小系统资源整体负载vmlbd。企业管理中多采用流水线工作任务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下的工作任务采用多线程、多任务模式。在多任务的调度过程中,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很复杂,受到相互之间调度顺序的影响较大。传统的工作任务调度模型以单一线性顺序最优为基础,一旦任务过多,会造成调度中不同任务调度相互矛盾加大’模型稳定性会下降,缺少灵活性,造成调度的效率不高。
3.多约束条件多工作任务调度模型设计方法
利用传统算法进行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调度,无法避免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的模型稳定性会下降的缺陷,降低了调度的效率。为此,提出基于多约束调度模型的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下合理调度方法。
3.1多任务调度原理描述
根据上面阐述的方法能够对多工作任务中调度资源利用率进行求解,在调度任务的过程中,对于不可更新的资源的需求是确定的。因此,在多工作任务调度过程中可以忽略不可更新资源的限制。因此在进行多任务调度问题求解时,首先对问题进行简化处理:
1) 运算的过程中忽略不可更新的资源。
2) 任务完成的时长只与选取的可更新资源的工作能力有关。
设置多工作任务下调度问题的解是。其中,见用来描述全部工作任务数目,a用来描述工作任务?用来描述全部工作任务的资源分配向量,用来描述给工作任务i分配资源的情况e?)0s用来描述工作任务开始的时间向量用来描述工作任务i开始的时间。中的s是通过it和ft计算获取的。因此,对调度问题求解的过程就是求解it和r值的过程。多工作任务调度问题求解的过程能够描述为:构造待调度问题的aon网络。通过虚调度不断压缩解空间,直至符合结束条件,退出问题求解过程。获取调度问题的求解结果(无解或最优解)。
3.2 构造aon网络
在对多工作任务下调度问题求解之前,需要根据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aoyv网络,用图1进行描述。
在40/v网络中,设置g(f,e,s)是需要调度的项目,v用来描述工作任务,边£用来描述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权值s用来描述工作任务的滞后时间窗约束。
利用下图2能够描述/10/v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452—联系。其中是两个工作任务,p,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r向量用来描述工作任务的资源需要情况。4用来描述工作任务y,z之间的时间窗约束。时间窗[6,e]的值能够利用&=6和&=-e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
3.3虚调度
在多工作任务下调度的过程中,需要引人虚调度这一概念。虚调度(fi’,s)是由虚资源分配向量和调度开始时间向量构成。与实际调度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虚调度任务分配的资源是一个集合,而实际调度分配的资源是某一具体的资源。虚调度是根据松弛理论方法发展而来的,因此虚调度是求解调度方案过程的一个中间过程。设置rt’是r,的一个真子集,初始状态下’是任务能够分配的全部i类型资源。对实际调度问题求解的过程,即为不断压缩虚调度的过程,最终所有只有一个可选资源,此时虚调度的解即为真实调度问题的解。
3.4解空间构造
在进行多工作任务下调度问题求解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不均,在同一时刻可能会存在多个工作任务需求统一资源的情况,此时就会出现资源利用冲突。避免冲突的方法是需要构建一个分离冲突集,从而保证部分工作任务能够优先执行。由于存在多种分类方案,每一种方案都存在一个分支。因此,需要根据背包问题的求解方法,针对全部分支进行运算。选取了一个凯发k8官网真人的解决方案之后,需要对优先工作任务集合分配其需要的资源。例如有2个工作任务和两种资源,则存在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案,不同的分配方法具有不同的解的分支。利用上面阐述的方法能够获取调度问题解空间的树结构。构造解空间树的过程即为求解调度问题的过程。当遇到无法求解的节点时,如当前的分离方案造成工作任务间的不符合时间窗约束,则需要舍弃该分离方案,并退回到上层节点。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 对全部变量进行初始化处理,设置解深度《=0。初始虚资源分配向量是全部可行分配资源集合向量;跳转至步骤2)。
2) 计算当前虚调度开始时间。通过运算获取出现资源冲突的工作任务集合,并生成可选分支,假设存在可选分支则跳到步骤3),否则算法结束;
3) 将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分支从原来的集合中删除。通过运算获取分支节点的可行性,如不能满足行跳到步骤4);否则步骤2);
4) 假设《=1则退回至步骤3)。
4.实验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基于多约束调度算法的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调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进行一次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用资源利用率、人员利用率和调度效率来衡量多工作任务调度方法的性能。
企业人员、资源和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能够用下图3进行描述:
上述企业人员、资源和工作任务关系相关数据能够用表1进行描述。分别利用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企业管理中多任务调度,不同算法的资源利用率能够用图4表示。
在上述实验的过程中,不同算法的人员利用率能够用图5表1。
分别利用传统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企业管理中多任务调度,不同算法的调度效率能够用图6表示。
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能够得到表2、表3和表4。
根据上表能够得知,利用改进算法进行企业管理中多工作任务下合理调度,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员利用率,同时有效提高调度效率。